垃圾填埋场需处理垃圾本体、渗滤液与填埋气三大核心污染物,选择设备需围绕 “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” 目标,结合处理场景特性匹配,才能实现高效环保的处理效果。
针对渗滤液处理,宜选择 “预处理 + 深度纯化” 组合设备。渗滤液成分复杂、污染物浓度高,需先通过格栅、调节池等预处理设备去除悬浮物与杂质,再搭配生物处理设备(如厌氧反应器、好氧池)分解有机物,最后用膜分离设备(如反渗透设备)进一步去除残留污染物,确保渗滤液达标排放或回用。这类组合设备能适配渗滤液水质波动大的特点,避免单一设备处理不彻底的问题。
针对填埋气处理,可配置收集与利用设备。填埋气含甲烷等可燃成分,直接排放易引发安全隐患与温室效应,需铺设气体收集管网,搭配抽气设备将填埋气集中收集,再通过净化设备去除硫化氢等杂质,最后接入燃烧利用设备(如火炬燃烧器、沼气发电机),将填埋气转化为热能或电能,实现资源回收,同时减少大气污染。
针对垃圾本体处理,需搭配压实与覆盖设备。垃圾入场后,用垃圾压实机将松散垃圾压实减容,减少填埋空间占用,同时降低填埋气产生量;填埋作业完成后,用覆盖设备铺设防渗膜或土壤,防止雨水渗入产生更多渗滤液,避免垃圾裸露造成异味扩散与土壤污染,保障填埋场周边环境整洁。